位置:首页 > 蔬菜 > 瓜果类

(夏秋)脾胃湿气重——喝荷叶扁豆粥

作者: 更新时间:2023-06-17 14:39:33 阅读:7922
脾胃湿气重,喝荷叶扁豆粥
* 夏秋时,湿气多在脾胃
夏秋时,很多人的湿气在脾胃。还有些人在病后脾胃会有湿气,消化功能变差,想补又补不进去。
脾胃有湿气的人,伸出舌头来,舌苔上厚厚的一层,口气也比较明显。
脾胃湿气重的人,喝粥时可以加一味白扁豆。
它健脾祛湿的效果很好,专门祛除脾胃的湿气。
荷叶扁豆粥
原料:荷叶、白扁豆、大米。
* 早上喝荷叶扁豆粥,脾胃阳气足
这道粥最好是在早上喝,因为荷叶升举清阳,白扁豆补益中气。早上喝可让自己的脾胃阳气足,增强消化功能,让人保持头脑清醒。
* 湿重便溏的人,喝荷叶扁豆粥多放白扁豆

前面讲过在初秋出现便溏(大便不成形)的现象,要先祛湿气。不要追求在初秋的时候让它马上消失。因为初秋是身体排湿气的时候,要通过大便和小便来进行,如果我们用一些方法,追求让脾虚便溏的现象马上消失的效果,是不利于身体排出湿气的。
如果脾胃湿气重而且伴有便溏,可以喝荷叶扁豆粥。如果便溏现象持续,后期可以多放一些白扁豆。
另外要注意,有湿气的人,一年中的其他季节一般以调理寒湿为主,但在初秋,在祛湿的同时还要兼顾一点祛热,因为经过了一个夏天,人体内很容易蓄积一些湿热。这样到了深秋、仲冬,您再来吃一些暖胃的东西,就更不容易上火。
湿热重的人,可以用荷叶配上冬瓜皮一起煮水喝。

用料

原料:荷叶、白扁豆、大米。

(夏秋)脾胃湿气重——喝荷叶扁豆粥的做法

  1. * 选白扁豆,看“眉毛”
    请注意,这个白扁豆可不是平时吃的新鲜扁豆角,而是干的白色的豆子,在它的侧面有个像白色腰带一样凸起的半月形的东西。它既是一味中药,也是一种食物,在药店和市场都可以买得到它。
    挑选白扁豆,比挑选赤小豆更要注意。传统入药的白扁豆,由于量少,没见过的人比较多,容易买错。

    白扁豆
    市场上的白扁豆分三种:
    “进口白扁豆”:这个不是传统入药的白扁豆。很多人去买白扁豆都不小心买到了这种,因为它看起来很有卖相,又大又白,还特别便宜。它是一种外来品种,产量高,现在市场上包括药市上都比较多。鉴别点:比传统白扁豆更大、更扁平、更白。
    “云南扁豆”:这个是白扁豆。但是要注意,产于云南的不一定都是云南扁豆,有大量进口白扁豆混杂为云南扁豆,还有引进外来品种种植的。老品种的白扁豆应该比较圆,部分豆子上有黑色的斑点。
    “川扁豆”:道地的产地在四川,是入药最好的白扁豆。正宗的老品种,除了形状比较圆,部分豆子上有黑色的斑点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豆腰上凸起的半月形有一条黑线,像一弯眉毛,称为“娥眉豆”,药效最佳。

    (夏秋)脾胃湿气重——喝荷叶扁豆粥的做法 步骤1
  2. 传统药用白扁豆“黑眉”川扁豆
    有一弯黑色的“娥眉”
    道地产地:四川

    外来品种白扁豆
    产量高,形状扁平,发白。

    杂交白扁豆
    产量高,无黑眉。
    要注意,现在还有一些是引进品种与传统品种杂交出来的白扁豆,这些外形上就不是太好区别了。

    (夏秋)脾胃湿气重——喝荷叶扁豆粥的做法 步骤2
  3. (夏秋)脾胃湿气重——喝荷叶扁豆粥的做法 步骤3
  4. 做法:
    1.提前一个晚上,用淘米水把白扁豆泡上,因为白扁豆是很难煮熟的。把泡好的白扁豆和大米一起冷水下 锅,煮成粥状。(电高压锅比较快,但口感没有砂锅煮出来的好)

    2.在粥快熟的时候打开锅盖,把一张 洗干净的新鲜荷叶扣在粥面,煮上 5分钟。也可以在粥快熬好的时候 放入干荷叶熬。

    (夏秋)脾胃湿气重——喝荷叶扁豆粥的做法 步骤4
  5. (夏秋)脾胃湿气重——喝荷叶扁豆粥的做法 步骤5

小贴士

湿气——现代人亚健康的罪魁祸首
百病生于湿
湿气是引起现代人亚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秋冬季的感冒咳嗽和初秋出现的肠道问题,以及气虚等,都跟湿气有关。

* 一年中防范湿气的关键时期是从大暑节气到白露节气
每年防范湿气的关键时期,是从大暑节气开始到白露节气为止,因为这俩月是一年中湿气对我们身体影响最重的。
南方地区有梅雨季节,而西部一些地区也会有雨季,这时候雨水虽然很多,但并不是防范湿气最关键的时期,实际上,防范湿气都是从每年的7月下旬开始的。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6月正值仲夏,虽然雨水很多,但天地之间的阳气也很充足,所以人体有足够的阳气去对抗湿气。
但从大暑节气开始,阴气渐渐生长,天地之间的阳气慢慢地弱了。
实际上,我们平时所说的三伏,“伏”并不是热的意思,而是指伏阴在下,就是说阴气在地下埋伏着,它是一点一点生长的。
出伏之后,阴气就不再是埋伏的了,而是正大光明地要出来,这段时间,天地之间的湿气很重,而人体的阳气已经没有仲夏的时候那么强了,所以人对于湿气的抵抗力也会变弱。
这就是每年从大暑节气到白露节气要重点防范湿气的原因。

* 从大暑、立秋、处暑到白露,祛湿分阶段,重点各有不同
在大暑节气到白露节气这段时间,是祛湿的关键,其中,祛湿的重点还有所区别。
第一,大暑节气的祛湿,主要是祛暑湿,是以清热祛湿为主,而且主要是清热。
第二,到了立秋节气的时候,除了以祛湿为主,还要补气。补气祛湿的功课要做整整一个月,也就是说,在立秋到处暑节气的这一个月里,我们都要补气祛湿。
只是立秋和处暑这两个节气补气祛湿的重点部位不一样。
第一,立秋节气的时候,补气祛湿的重点部位在人体的中部,也就是肝胆、脾胃系统。
第二,到了处暑节气的时候,补气祛湿的重点部位就到了人体的下部,也就是肾和膀胱系统。
第三,到白露节气的时候,天气变燥,人体内部还有湿,容易出现上燥下湿的现象,要润燥和祛湿兼顾。
立秋节气之后,防范湿气是重中之重,原因是这时候秋雨多。当白天气温很高的时候湿气蒸腾而上,一早一晚天气比较凉的时候,湿气往下走,就会侵袭人体的下半身。

* 湿气的特点;往下走
在传统的养生学里,把湿气作为一种病邪来对待,认为它是一种外来的会造成人体生病的病气。
湿气的特点像水一样,它是往下走的,所以不管是自然界的外湿,还是人体的内湿,同样都是往下走的。
立秋后,天地之间的湿气都会往下走,所以立秋之后是防范湿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 湿气越往下走越顽固,越不好清除
立秋和处暑节气,补气祛湿的重点部位不同的原因,就是湿气是逐渐往下走的。湿气在人体内越深入、越往下走就越顽固,越难以清除。
为什么说秋天这段时间是祛湿的一个重中之重的关键期呢?
人体刚感受到外湿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把它清除掉的,但如果湿气没有被及时清除掉,它就会慢慢盘踞在人体的下半部,而且变得非常顽固,它会潜伏起来,到了冬季就会出来作怪。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秋冬季容易咳嗽、痰多,有支气管炎、关节炎等毛病的原因。到了这个时候再想清除湿气,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这也是为什么从大暑节气开始,我一直在反复强调用各种各样的茶方和食方来祛湿的原因。
造成人体湿气的原因
造成我们人体湿气的原因可以被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外湿,一类就是内湿。
* 什么是外湿?
外湿是由外界环境的湿气造成的,在这样一个时节,我们重点是要祛除外湿,但并不是说内湿就不重要,内湿其实伤害更大。
这是因为在祛湿的过程中是有先后顺序的,夏秋是外湿气最重的时候,我们的重点就是把身体刚刚感染到的外湿尽快地祛除掉,因为这个时候祛除外湿,是比较容易的。
* 什么是内湿?
内湿是由人体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有些朋友身体内有湿,而且是日积月累下来的,一年四季都有,这样的内湿,我们就可以在一年四季中慢慢地来调理。
* 调理湿气,要先急后缓、先外后内
立秋节气这段时间,我分享的调理身体湿气和各种亚健康症状的一些方子,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先选应时应季、最急需调理的来做。

而对于一些常年湿气重的朋友,您可以先把初秋的外湿祛掉,然后再着手调理自己陈年累积的、湿气导致的脾虚、便溏等问题。
我们按照这样一个先急后缓的顺序,就可以循序渐进地把自己的身体由外而内地调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