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葡萄牙里斯本」曲奇皮葡撻,葡萄牙和香港的混血兒
如果想知道更多食谱资讯,美食图片,烘焙小知识,欢迎来我的美食博客留言互动哦~
https://tinysaltstudio.com/portuguese-egg-tart-with-cookie-crust/
2017的夏天,我去了一趟歐洲。
在一個月的時間裡面,跑了8個國家,13個城市。
第一站,就是葡萄牙的里斯本。
到了里斯本的當天,屁顛屁顛地就跑去了里斯本的貝侖區,傳說當地的Mosteiro dos Jerónimos修道院就是葡撻的發源地。
葡撻起源於18世紀,當時的修女們會用蛋白漿給衣服上漿定型,導致會有大量的雞蛋黃剩餘下來。修女們為了避免浪費,於是就把雞蛋黃,奶油,糖和麵粉做出了最初的葡撻。當時只是作為給信徒們禮拜祈禱後的甜點,只被小部分人品嘗到。
到了1820年,葡萄牙爆發自由革命,大量的修道院因為內亂而倒閉,Mosteiro dos Jerónimos修道院的修女們為了維持生計就開始販賣葡撻。
直到1837年,有修女把葡撻的配方轉賣給了修道院旁的甘蔗煉糖廠,工廠在得到配方後,也開始賣起了葡撻,而且開起了第一個葡撻店,Casa Pastéis de Belém。
就是那個在北侖區必到的網紅打卡店。
我覺得里斯本當地的葡撻,外殼酥脆焦香,蛋餡的表面會有一層被高溫烤成的斑駁黑斑,內餡軟綿而細膩,有濃濃的蛋奶香氣,里斯本人還會配上一杯小咖啡,撒上肉桂粉和糖粉一起吃。
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葡撻,發源地卻是澳門。
在1989年,一個居住在澳門的英國人Andrew Stow和太太Margaret Stow(雖然有個Margaret的英文名,但是Margaret其實是個中國人啦>;.<;)在澳門路環半島開了自己的第一家餅店Lord Stow‘s Bakery販賣歐式麵包和甜點。
因為Andrew曾經在Casa Pastéis de Belém裡吃過正宗的葡撻,所以想把這個好吃的甜點帶到澳門販售。
Andrew利用製作英式蛋撻和法式焦糖布丁(flan)的原理不斷改良,最終製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葡撻。
而更加讓兩岸三地人們所熟悉的葡撻卻是因為20世紀90年代左右,Margaret和Andrew的離婚。Margaret帶著Andrew的葡撻配方,略作修改後,開了瑪嘉烈蛋撻店,爾後把配方轉賣給了炸雞快餐店KFC。自此KFC在澳門,香港,台灣和中國的分店都有陸續開始售賣葡撻。
當時的葡撻旋風可以說是席捲了兩岸三地,一時無兩。
澳門的葡撻,最佳嘗味期是溫熱的時候,撻皮會更加焦脆,濃濃的黃油香,表面雖然還是有那個標誌性的黑色斑點,但是蛋餡的質地跟里斯本卻不一樣。澳門葡撻的蛋餡,吃起來更加滑嫩水潤,奶香濃郁,更像Crème Brûlée,而且有一股淡淡的清甜,不會讓人覺得過度甜膩。
(我後來有在台灣吃過一種冰凍葡撻,也是驚為天人的好吃,內餡在經過冷凍之後,變得更加綿密細膩,質地像是霜淇淋一樣,搭配上還是酥脆的撻皮,有點像是吃葡撻口味的甜筒雪糕。)
而香港的蛋撻,最開始是由中式麵點的酥皮作為撻皮。
傳統的酥皮蛋撻有個缺陷,就是剛剛做好的蛋撻外皮雖然酥鬆,可是放久了之後,酥皮在吸收了蛋餡裡的水分會變軟失去支撐力,蛋餡也會因為收縮內凹而龜裂,影響外觀的同時,變軟了的酥皮也會不再好吃。
總店位於香港中環擺花街的泰昌餅家,老闆歐陽先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經過了多次嘗試後,突發奇想到曲奇就算擺放多日之後,也可以保持香脆。
於是就試著用加入杏仁粉的牛油曲奇作為餅皮,製作出改良版的曲奇皮蛋撻。就算放久了,也能夠完全保持蛋撻的外形,皮脆餡嫩。
港式蛋撻不像葡撻那樣含有大量的奶油和需要經過高溫的烘烤,所以也就不會有葡撻那種焦黑的斑點,而相對的低溫慢烤可以讓蛋餡保持滑嫩,蛋香濃郁。
今天要做的,是融合了香港式蛋撻的曲奇皮和葡式蛋撻的內餡而成的混血兒。
(好啦,我承認我是因為不會做酥皮,但是又很想吃葡撻,於是就試著做了這麼一個>;.<;)
美國這裡不像大家在國內那樣,可以很方便地買到已經是半成品的速凍撻皮。
雖然也是可以買到一整塊大的酥皮,但是我手殘,感覺不能很好地按到撻模上。所以就試著做了曲奇皮的葡撻。
曲奇皮雖然操作簡單,沒有什麼高難度的技巧,材料也容易獲得,但是要做好這個葡撻,反而需要更多的耐心。
很多人都喜歡吃剛出爐的酥皮蛋撻,因為那個時候是酥皮最酥最焦脆的巔峰時刻。
曲奇葡撻反而需要等到溫度降下來後,皮才會變得更加酥鬆,搭配溫熱細膩的葡撻內餡,口感豐富,很容易讓人吃了一個再接一個。
希望你們也會喜歡。
材料:以下是做12個曲奇皮葡撻需要的材料。
https://tinysaltstudio.com/portuguese-egg-tart-with-cookie-crust/
2017的夏天,我去了一趟歐洲。
在一個月的時間裡面,跑了8個國家,13個城市。
第一站,就是葡萄牙的里斯本。
到了里斯本的當天,屁顛屁顛地就跑去了里斯本的貝侖區,傳說當地的Mosteiro dos Jerónimos修道院就是葡撻的發源地。
葡撻起源於18世紀,當時的修女們會用蛋白漿給衣服上漿定型,導致會有大量的雞蛋黃剩餘下來。修女們為了避免浪費,於是就把雞蛋黃,奶油,糖和麵粉做出了最初的葡撻。當時只是作為給信徒們禮拜祈禱後的甜點,只被小部分人品嘗到。
到了1820年,葡萄牙爆發自由革命,大量的修道院因為內亂而倒閉,Mosteiro dos Jerónimos修道院的修女們為了維持生計就開始販賣葡撻。
直到1837年,有修女把葡撻的配方轉賣給了修道院旁的甘蔗煉糖廠,工廠在得到配方後,也開始賣起了葡撻,而且開起了第一個葡撻店,Casa Pastéis de Belém。
就是那個在北侖區必到的網紅打卡店。
我覺得里斯本當地的葡撻,外殼酥脆焦香,蛋餡的表面會有一層被高溫烤成的斑駁黑斑,內餡軟綿而細膩,有濃濃的蛋奶香氣,里斯本人還會配上一杯小咖啡,撒上肉桂粉和糖粉一起吃。
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葡撻,發源地卻是澳門。
在1989年,一個居住在澳門的英國人Andrew Stow和太太Margaret Stow(雖然有個Margaret的英文名,但是Margaret其實是個中國人啦>;.<;)在澳門路環半島開了自己的第一家餅店Lord Stow‘s Bakery販賣歐式麵包和甜點。
因為Andrew曾經在Casa Pastéis de Belém裡吃過正宗的葡撻,所以想把這個好吃的甜點帶到澳門販售。
Andrew利用製作英式蛋撻和法式焦糖布丁(flan)的原理不斷改良,最終製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葡撻。
而更加讓兩岸三地人們所熟悉的葡撻卻是因為20世紀90年代左右,Margaret和Andrew的離婚。Margaret帶著Andrew的葡撻配方,略作修改後,開了瑪嘉烈蛋撻店,爾後把配方轉賣給了炸雞快餐店KFC。自此KFC在澳門,香港,台灣和中國的分店都有陸續開始售賣葡撻。
當時的葡撻旋風可以說是席捲了兩岸三地,一時無兩。
澳門的葡撻,最佳嘗味期是溫熱的時候,撻皮會更加焦脆,濃濃的黃油香,表面雖然還是有那個標誌性的黑色斑點,但是蛋餡的質地跟里斯本卻不一樣。澳門葡撻的蛋餡,吃起來更加滑嫩水潤,奶香濃郁,更像Crème Brûlée,而且有一股淡淡的清甜,不會讓人覺得過度甜膩。
(我後來有在台灣吃過一種冰凍葡撻,也是驚為天人的好吃,內餡在經過冷凍之後,變得更加綿密細膩,質地像是霜淇淋一樣,搭配上還是酥脆的撻皮,有點像是吃葡撻口味的甜筒雪糕。)
而香港的蛋撻,最開始是由中式麵點的酥皮作為撻皮。
傳統的酥皮蛋撻有個缺陷,就是剛剛做好的蛋撻外皮雖然酥鬆,可是放久了之後,酥皮在吸收了蛋餡裡的水分會變軟失去支撐力,蛋餡也會因為收縮內凹而龜裂,影響外觀的同時,變軟了的酥皮也會不再好吃。
總店位於香港中環擺花街的泰昌餅家,老闆歐陽先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經過了多次嘗試後,突發奇想到曲奇就算擺放多日之後,也可以保持香脆。
於是就試著用加入杏仁粉的牛油曲奇作為餅皮,製作出改良版的曲奇皮蛋撻。就算放久了,也能夠完全保持蛋撻的外形,皮脆餡嫩。
港式蛋撻不像葡撻那樣含有大量的奶油和需要經過高溫的烘烤,所以也就不會有葡撻那種焦黑的斑點,而相對的低溫慢烤可以讓蛋餡保持滑嫩,蛋香濃郁。
今天要做的,是融合了香港式蛋撻的曲奇皮和葡式蛋撻的內餡而成的混血兒。
(好啦,我承認我是因為不會做酥皮,但是又很想吃葡撻,於是就試著做了這麼一個>;.<;)
美國這裡不像大家在國內那樣,可以很方便地買到已經是半成品的速凍撻皮。
雖然也是可以買到一整塊大的酥皮,但是我手殘,感覺不能很好地按到撻模上。所以就試著做了曲奇皮的葡撻。
曲奇皮雖然操作簡單,沒有什麼高難度的技巧,材料也容易獲得,但是要做好這個葡撻,反而需要更多的耐心。
很多人都喜歡吃剛出爐的酥皮蛋撻,因為那個時候是酥皮最酥最焦脆的巔峰時刻。
曲奇葡撻反而需要等到溫度降下來後,皮才會變得更加酥鬆,搭配溫熱細膩的葡撻內餡,口感豐富,很容易讓人吃了一個再接一個。
希望你們也會喜歡。
材料:以下是做12個曲奇皮葡撻需要的材料。
用料
撻皮 | |
無鹽黃油 | 113克 |
糖粉 | 60克 |
岩鹽 | 2克 |
全蛋 | 一個 |
低筋麵粉 | 180克 |
杏仁粉 | 80克 |
蛋撻液 | |
全脂牛奶 | 200克 |
淡奶油 | 240克 |
白砂糖 | 40克 |
煉奶 | 50克 |
雞蛋黃 | 5個 |
「食·葡萄牙里斯本」曲奇皮葡撻,葡萄牙和香港的混血兒的做法
先做撻皮:黃油室溫軟化後,打發至發白後加入糖粉和鹽,先低速打發,然後高速打發成羽絮狀。
分次加入雞蛋後,繼續高速打發成雪花膏狀,這樣就打發好了,不要過度打發成油水分離的狀態。
加入底筋麵粉和杏仁粉,翻拌到沒有乾粉就可以了。
倒到桌面上,搓圓成團。
撒上一點麵粉,把麵團擀平成大約3-4毫米的厚度。
用圓形的模具按出一塊一塊的撻皮。把撻皮放到蛋撻模具上。
輕輕按到貼服就可以了。
送到冰箱裡靜置。
這時候可以做撻水:玻璃碗裡倒入砂糖,煉奶和全脂牛奶。慢慢攪拌,不用大力打發。可以感受到沒有沙沙的可以了。
加入蛋黃,慢速攪拌。
加入淡奶油,也是輕輕攪拌均勻。
過篩,這一步灰常重要!是做出細膩的蛋撻餡的關鍵。過篩可以把一些雞蛋裡的筋膜和雜質曬走,灰常灰常重要!
做好的蛋撻水加上保險膜後放到冰箱裡,靜置最少2個小時。靜置好後,組合蛋撻水和蛋撻皮。烤爐預熱220C(450F)。不像酥皮在烘烤的時候會先收縮再膨脹,曲奇皮沒有這個顧慮,所以可以把蛋撻水加到9分滿也沒關係。
小心翼翼送進預熱好的烤箱下層,我沒有開熱風模式,就是普通的烘烤模式。烤16-18分鐘,最後的5分鐘要注意觀察,不要烤過了>;.<;
這樣就完成好好吃的曲奇皮葡撻啦。
小贴士
1. 很多人以為葡撻的那些黑斑是蛋撻液裡的糖被高溫烤成焦糖而致,這個雖然是成因之一,但是最重要的其實是因為葡撻蛋撻液裡面有大量的淡奶油,奶油裡的脂肪和蛋白在高溫下形成的奶皮被烤焦而成,情況類似於煎蛋的焦邊一樣。
2. 淡奶油用的是Heavy Whipping Cream,就是脂肪含量為36%以上的奶油。撻水裡奶油占的比例越高,焦斑會越容易形成,烤的時間越長,溫度越高,焦斑就越大越深。
3. 蛋撻液中糖的用量,太多了會讓人覺得膩,太少了會不好定型,適量的糖可以讓蛋撻烤好後,表面形成一層亮晶晶的光面。
4. 蛋撻液做好後,最好可以放冰箱裡靜置一個晚上,這樣可以讓裡面在攪拌當中形成的小氣泡慢慢消散掉。小氣泡太多,在烤的時候會阻礙斑點的形成,也會讓餡不夠細膩。
5. 撻皮做好可以冷藏放置3-4天,撻水也是,用之前輕輕再攪拌均勻就可以了。所以如果喜歡的話,可以提前做好撻皮和撻水,想吃之前拿出來組合再送進烤箱烘焙就好了。
2. 淡奶油用的是Heavy Whipping Cream,就是脂肪含量為36%以上的奶油。撻水裡奶油占的比例越高,焦斑會越容易形成,烤的時間越長,溫度越高,焦斑就越大越深。
3. 蛋撻液中糖的用量,太多了會讓人覺得膩,太少了會不好定型,適量的糖可以讓蛋撻烤好後,表面形成一層亮晶晶的光面。
4. 蛋撻液做好後,最好可以放冰箱裡靜置一個晚上,這樣可以讓裡面在攪拌當中形成的小氣泡慢慢消散掉。小氣泡太多,在烤的時候會阻礙斑點的形成,也會讓餡不夠細膩。
5. 撻皮做好可以冷藏放置3-4天,撻水也是,用之前輕輕再攪拌均勻就可以了。所以如果喜歡的話,可以提前做好撻皮和撻水,想吃之前拿出來組合再送進烤箱烘焙就好了。
- 上一条: 葡萄干
- 下一条: 适合懒人的一键葡萄干面包-柏翠PE8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