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司康饼
“中式司康”名出有因,去掉中式二字说说司康。本厨喜欢司康,之前却常常混淆司康和比司吉,后来知道即便是西方人也会迷惑的,因为“司康 (Scone)”和 “比司吉 (biscuit)” 太相似了。吃个明白才会有滋味吧,揭开司康( Scone) ”和 “比司吉 (biscuit) 的神秘面纱,或许会成为跨越大西洋的下午茶专家呢!不枉花时间学和问,记录在此。
区别:
司康 (Scone) 和比司吉 (biscuit) 相同之处,两者都被称为“速烤面包”,都在配方的主料面粉中加小苏打粉或泡打粉替代发酵粉节省了发酵时间快速制成蓬松的面饼。不同之处在于起源、味道和食文化。司康起源于苏格兰而比司吉起源于美国南部;司康常加鸡蛋、糖和干果制成甜味而比司吉通常不加什么制松软咸味饼;司康酥水分少常常作为甜点而比司吉松软常与肉汁一起配餐。本厨常常烤制司康做为甜点,做着做着就变成了中式司康了,没办法自己的厨房自己说了算。
本菜谱特点:
中式司康 = 司康饼料+ 豆沙馅。
包了豆沙馅之后,味道一下子靠近咱家乡的豆包,但是比豆包好吃多营养。饼皮酥酥有葡萄干酸甜、核桃仁的油香、还有橙子皮的清香,配上绵软香甜豆沙,口感超好。
资料来源:
司康饼(英语:scone)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8%E5%BA%B7%E9%A4%85
比司吉(英语:Biscuit)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F%94%E5%8F%B8%E5%90%89%E9%BA%B5%E5%8C%85
区别:
司康 (Scone) 和比司吉 (biscuit) 相同之处,两者都被称为“速烤面包”,都在配方的主料面粉中加小苏打粉或泡打粉替代发酵粉节省了发酵时间快速制成蓬松的面饼。不同之处在于起源、味道和食文化。司康起源于苏格兰而比司吉起源于美国南部;司康常加鸡蛋、糖和干果制成甜味而比司吉通常不加什么制松软咸味饼;司康酥水分少常常作为甜点而比司吉松软常与肉汁一起配餐。本厨常常烤制司康做为甜点,做着做着就变成了中式司康了,没办法自己的厨房自己说了算。
本菜谱特点:
中式司康 = 司康饼料+ 豆沙馅。
包了豆沙馅之后,味道一下子靠近咱家乡的豆包,但是比豆包好吃多营养。饼皮酥酥有葡萄干酸甜、核桃仁的油香、还有橙子皮的清香,配上绵软香甜豆沙,口感超好。
资料来源:
司康饼(英语:scone)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8%E5%BA%B7%E9%A4%85
比司吉(英语:Biscuit)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F%94%E5%8F%B8%E5%90%89%E9%BA%B5%E5%8C%85
用料
中筋面粉 | 170克 |
低筋面粉 | 80克 |
泡打粉 | 10克 |
细砂糖 | 35克 |
黄油 | 70克 |
葡萄干 | 40克 |
核桃仁 | 40克 |
橙子皮屑 | 一个橙子的橙子皮 |
鲜牛奶 | 70毫升 |
重奶油 | 30毫升 |
食盐 | 1/2 茶勺 |
红豆沙馅 | 约200克 |
绿豆沙馅 | 约200克 |
中式司康饼的做法
部分用料图
用料量做13个中式司康核桃仁切碎
和面
首先,中筋面粉、低筋面粉、泡打粉、细砂糖倒入容器中混合。然后加入室温黄油,拌成絮状油面。将葡萄干和核桃仁、还有橙子皮屑都加入油面中 (本次未加鸡蛋)
混合鲜奶和奶油,一点点加入油面中和面。和面成团即可,切记无需多揉面!
如果多揉会揉出面筋,烤出的饼皮就不会酥松。平分成13个面团。
如果天气热室温高,面团会粘手,可放入冰箱待用。分豆沙馅13份
每个大约30克包馅成团
将面团用手捏成薄面皮,或者擀成面皮,放豆馅,虎口收口包成团。逐个包馅成团
留有间距地将包好的面胚摆放在铺有烘焙纸的烤盘上,然后轻轻压平。
烤前也可在表面涂层鸡蛋液,烤出的色泽会微黄。
本次未涂预热烤箱 205℃(400℉)
烘烤温度:205℃(400℉)
烘烤时间:15~20分钟
烤好的中式司康比原有略大一些,厚一些。
待降温后就可以食用。
可冰箱保存,也可以冷冻保存。午后茶点
掰一小块入口,在押上一小口沏好的热茶,真美味!
饼皮酥酥有葡萄干酸甜、核桃仁的油香、还有橙子皮的清香,配上绵软香甜豆沙... 真好吃!
小贴士
饼皮的甜味可依个人口味加减,也可依个人喜爱调整配料,如加蔓越莓,鸡蛋或者其它干果等等。
注意:豆沙馅儿含水分多不易保鲜。夏季天热或在室温容易变质,请趁新鲜食用。
注意:豆沙馅儿含水分多不易保鲜。夏季天热或在室温容易变质,请趁新鲜食用。
- 上一条: 全麦香葱味增咸司康
- 下一条: 蔓越莓司康(蔓越莓奶酥)——免打发,可用淡奶油也可用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