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粮:莜面苦粒(炒)
心房,是逝去亲友的殿堂。
今日清明。
为爷爷奶奶点三柱香。都说不让烧纸的话故去的亲人无钱可用,那么,汉代以前没有纸,又如何。
喜欢曹雪芹的说法,不拘哪里,不论鲜花绿草,撷一支,哪怕清水一碗,择洁净地,供罢。
我跟着奶奶长大到八岁。如今,她走了快八年了。时间会消磨一些,但不会消磨一切。
奶奶叫李秀如,五个子女,其中一个女儿因没吃的东西夭折了,另一种说法是奶奶的婆婆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怕奶奶的乳汁养不活二个孩子,命令奶奶放弃了弱一点的那个女儿,是姑姑的双胞胎姐姐。
奶奶九十多走的。她一生节俭,粗食布衣,大不像她的出身。经历过人生的巨大落差,她对食物的爱,根深蒂固,一粒饭,也是珍宝。她的名言:一天省一把,十天省匹马。
她没省出马,但她省出了供孩子读书的钱,四个子女,个个有点成绩。
见识,给人从苦难中快速复原的能力。
奶奶打的苦粒,没有我母亲做的好吃,大约因为她少放油盐之故。我和她在小村落相依的岁月里,祖孙二个吃一碗苦粒,是日常。一个热炕,炕上一张小方桌,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莜面苦粒 。苦寒的塞北,是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感谢一位厨友留言,她写道奶奶走了,再没吃过苦粒。心里好感动。食煤啊,食物这个媒介,连着家族,连着地区,连着有相似经历的陌生人的相似情感。
今日清明。
为爷爷奶奶点三柱香。都说不让烧纸的话故去的亲人无钱可用,那么,汉代以前没有纸,又如何。
喜欢曹雪芹的说法,不拘哪里,不论鲜花绿草,撷一支,哪怕清水一碗,择洁净地,供罢。
我跟着奶奶长大到八岁。如今,她走了快八年了。时间会消磨一些,但不会消磨一切。
奶奶叫李秀如,五个子女,其中一个女儿因没吃的东西夭折了,另一种说法是奶奶的婆婆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怕奶奶的乳汁养不活二个孩子,命令奶奶放弃了弱一点的那个女儿,是姑姑的双胞胎姐姐。
奶奶九十多走的。她一生节俭,粗食布衣,大不像她的出身。经历过人生的巨大落差,她对食物的爱,根深蒂固,一粒饭,也是珍宝。她的名言:一天省一把,十天省匹马。
她没省出马,但她省出了供孩子读书的钱,四个子女,个个有点成绩。
见识,给人从苦难中快速复原的能力。
奶奶打的苦粒,没有我母亲做的好吃,大约因为她少放油盐之故。我和她在小村落相依的岁月里,祖孙二个吃一碗苦粒,是日常。一个热炕,炕上一张小方桌,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莜面苦粒 。苦寒的塞北,是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感谢一位厨友留言,她写道奶奶走了,再没吃过苦粒。心里好感动。食煤啊,食物这个媒介,连着家族,连着地区,连着有相似经历的陌生人的相似情感。
用料
姜 | 片 |
盐 | 克 |
葱花 | |
莜面 | |
土豆 | |
料酒 |
粗粮:莜面苦粒(炒)的做法
备炒料。
土豆去皮,微波熟。六分钟高火。
切小丁。
老方法是用山药杵子捣一下。备莜面大半碗。
莜面的好,不用多说。一种好植物磨出的好面粉,小时候奶奶种莜麦荞麦。刚扯断的紫色荞麦芽,真好吃啊。锅热,下少许植物油,下葱姜爆炒二分钟,下土豆丁,慢翻炒几下,锅边淋入料酒,加盐,味精,翻炒。
锅边淋入清水,注意是淋,水不要没过土豆,转小火,撒莜面,一层一层,覆盖住土豆,待莜面变色,以筷子翻动,使得土豆和面尽量均匀粘裹。再多炒一会使颗粒稍敢松。
苦粒打好了。可蘸料,可素食。莜面筋道,土豆软糯,大美味。不知道是不是这位厨友想吃的一种。
康万生老爷子的戏和人,都那么通透:率性,随性,任性,尽兴。自95年春晚八大铜锤同台喜欢上他的声音。
小贴士
苦粒很多种, 这是我家乡做法。打苦粒 ,打,就是炒法,还有另一种蒸苦粒。
手不方便不能编辑文字,朋友做了秘书。酬劳是二份苦粒。
怕事远年湮:2015年7月20日农历六月初五日下午三点。
手不方便不能编辑文字,朋友做了秘书。酬劳是二份苦粒。
怕事远年湮:2015年7月20日农历六月初五日下午三点。